F1/F1電影超熱!你真的懂F1嗎?新手必懂5個賽車常識

2025年F1電影熱潮席捲全球,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項高速競技。本篇文章從輪胎技術、方向盤操作、賽道旗幟到安全車規則與車手訓練,深入淺出帶你了解F1的核心知識。讓新手也能輕鬆入門,真正看懂F1的速度魅力與極限挑戰。
F1電影超熱!你真的懂F1嗎?新手必懂5個賽車常識

目錄

從大銀幕認識F1 從基礎開始愛上這項運動

2025年F1再次登上大銀幕,不論是以實境改編的電影《F1》還是紀錄片《Apex》,都讓這項極限運動受到全球矚目。

不過,對於剛接觸F1的觀眾而言,眼前的高速畫面與專業術語可能令人眼花撩亂——什麼是DRS?為什麼有人突然讓車?方向盤怎麼像太空船?

這篇文章將淺談F1四大基本知識,帶你看懂F1比賽與電影!

延伸閱讀》F1賽車的品牌新賽道!從引擎聲到銀幕光 速度背後的品牌新戰略

F1技術的秘密武器 車子其實不只是快而已

在F1世界中,每一輛賽車都是千萬美元打造的「科技結晶」,除了追求極致速度,還蘊含無數工程智慧。兩個最值得關注的技術細節,就是輪胎與方向盤。

速度與策略的關鍵武器

在F1賽車這場極速競技中,輪胎扮演著比你想像中更重要的角色。它不只是車子與地面的唯一接觸點,更是整體戰術的核心。從配方選擇到進站策略,每一條輪胎都牽動車隊成敗。

Pirelli|輪胎唯一供應商

自2011年起,義大利輪胎品牌Pirelli(倍耐力)成為F1的獨家輪胎供應商。FIA(國際汽車聯盟)為了公平競爭,禁止各車隊自行選用品牌,由Pirelli統一提供各式乾地與濕地輪胎。

F1輪胎種類與顏色辨識

1.乾地輪胎(Slick Tires):乾地輪胎無胎紋,表面完全光滑,提供最大的抓地力與速度表現。依據硬度與壽命不同,Pirelli設計了從C1(最硬)到C5(最軟)共五種配方,每場比賽選三種供使用。

 .C1(硬) 白色 耐用、速度慢、適合高溫長距離
 .C2(中硬) 白色 稍快於C1,仍具耐久性
 .C3(中) 黃色 平衡型,適用多數賽道
 .C4(中軟) 紅色 更快但壽命縮短
 .C5(軟) 紅色 最快但最易磨耗,適合短程或排位賽

2.濕地輪胎(Wet Tires):濕地胎帶有明顯胎紋,分為兩種。

 .Intermediates(中雨胎):綠色,適用潮濕賽道但非積水狀態
 .Full Wets(暴雨胎):藍色,適用大雨與積水賽道,排水性能強但速度慢

一手掌控全局的「腦控裝置」

F1方向盤不像一般汽車,而更像是一台高科技「控制面板」,平均有20到25個按鈕與旋鈕,設計因車隊而異。車手可透過方向盤即時調整引擎模式、燃料設定、剎車平衡、DRS啟動等。方向盤已不只是轉向工具,更是「車手與工程師腦神經的延伸」。

延伸閱讀》缺少引擎聲浪 電動賽車還會好看嗎?Formula E該看什麼

賽道的語言 旗幟與無聲命令的世界

在F1比賽中,賽道上空無一語,但各種「旗幟」卻是最具權威的指令系統。新手想看懂F1,旗幟含義一定要先弄清楚。

認識F1旗幟

旗幟是賽道工作人員對車手發出的非語言指令,依照顏色與圖案傳達即時資訊。

 .黃旗:前方有事故或車輛停止,需減速,不可超車
 .紅旗:比賽全面暫停,通常是重大事故或天氣危險
 .藍旗:後方有圈速更快的車接近,慢車必須讓道
 .黑白旗:警告某車手有危險或不運動家行為
 .黑旗:最嚴重處罰,車手需立即退出比賽
 .綠旗:前方狀況已排除,可以正常比賽
 .方格旗:比賽結束,首先通過者即為該場冠軍

這些旗幟就像賽道上的「交通語言」,任何誤解都可能造成致命後果。

F1比賽的節奏制衡者

F1不是直線加速比快,而是一場高度制度化、環環相扣的戰略博弈。除了時間限制與進站規定外,「安全車」與「虛擬安全車」制度更是比賽中的轉捩點。

安全車(Safety Car, 簡稱 SC)

當賽道上出現事故、車輛停滯、障礙物或天氣突變等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時,賽會會派出一輛實體安全車進場。這輛車會在賽道上引導所有賽車減速並依序跟隨,嚴禁超車,直到狀況排除為止。

虛擬安全車(Virtual Safety Car, VSC)

若事故較輕微,F1也可能啟動虛擬安全車制度,不派出實體車輛,而是透過電腦強制各車在賽道上以指定速度行駛,維持安全同時減少對比賽節奏的干擾。

延伸閱讀》F1霸權誰主沉浮?Verstappen從無人能敵到危機四伏的王者之路

極限體能與專業訓練

看F1電影最震撼的,往往不是車速,而是車手的「人體極限挑戰」。從體能、耐熱到生理控制,每位F1車手都如同極限運動員甚至戰鬥機飛行員。

車上怎麼上廁所?這真的會發生!

由於F1比賽節奏緊湊,車手長時間處於極度專注狀態,加上車艙內溫度常常高達50度以上,體內水分會迅速蒸發,實際上在比賽中產生尿意的機率並不高。不過,如果真的遇到生理需求無法克制的情況,車手通常會選擇直接在車上解決,這也是在極限運動中不得不面對的一環。

體能訓練揭秘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這是一份極度消耗身體與精神的極限職業。為了在每場比賽中穩定表現,車手平時需進行大量針對性訓練,其中反應速度與頸部肌力更是關鍵。

反應訓練

F1車手每秒面對大量視覺與聲音訊息,需要迅速做出判斷並完成操作。超過300公里的車速讓每一個錯誤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因此車手需訓練自己的反射神經與決策能力。

頸部訓練

F1車手過彎時,頭部會承受高達4~5倍重力(G-force)的側向拉力,相當於要用脖子支撐20公斤以上的重量。若沒有強健的頸部肌群,車手將無法長時間穩定操作。因此,他們會進行彈力繩抗力訓練、負重頭盔訓練,這類訓練不僅幫助車手減少疲勞,也能避免過彎時失控或操作失誤。

F1不只是飆車 是一場工程、心理與制度的競賽

F1的世界遠遠超越了單純的「開快車」印象,它是一場結合科技極致、戰略博弈與人類體能極限的綜合演出。

從千萬賽車的細節設計、車手如戰士般的體能訓練,到旗幟制度與安全車調度所帶來的戰略轉折,每個環節都蘊藏著專業與美學。

透過大銀幕作品與這些基礎知識的理解,觀眾不僅能看得更懂、也更能體會這項運動背後的張力與魅力。

你會發現,愛上F1,其實就是從認識它開始——一點一滴,從高速與汗水之間,感受到速度背後的人性光輝。

找不到人討論賽事嗎?

➡️點擊加入尼斯體育LINE社群一起聊體育大小事!

體育賽事即時比分

即時比分是一種聯賽比分數據採集實時比分統計表現出來給用戶查看比分的網站,因為現在好多球賽都不能實時在實正播,球迷現在只要在網站打開一個頁面可以通過另類網上看球。現階段主要體驗在足球比分、棒球比分、籃球比分等大型體育運動的比分統計。

NBA 美國職籃
MLB 美國職棒
足球五大聯賽

體育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