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谷到高峰 揭開中職經營模式的轉型之路

中職歷經假球風暴後重建,靠劉保佑與辜仲諒推動制度化與品牌化改革,導入娛樂行銷與現代治理,重塑台灣職棒文化,成功帶領聯盟走出低谷、邁向復興。
從低谷到高峰 揭開中職經營模式的轉型之路

目錄

危機中的轉機 中職為何需要改變?

2009年與2010年的假球案重創中華職棒,數十名球員涉案、聲譽受損,觀眾信任崩潰,球場上座率慘淡,聯盟甚至一度僅剩四隊,成為亞洲職棒中最脆弱的聯盟。

觀眾對賽事公正性產生嚴重懷疑,企業投資興趣大減,整體產業氣氛悲觀。

早期企業經營職棒常被視為吃力不討好,短視近利、行銷疲弱、品牌效益有限,導致不少企業主視職棒為沉重包袱,成為球隊退出市場的主因之一。

球團經營模式也缺乏長遠規劃,形成資源分配不均、行銷策略單一、球員待遇不佳等結構性問題。然而轉機悄悄來臨。

關鍵在於體系內出現兩位願意長期投入、秉持制度改革與品牌經營的關鍵推手——劉保佑與辜仲諒。

他們分別在聯盟與球團兩個層面推動結構翻轉,讓中華職棒走出迷霧,逐步建立職業運動的健康體質。

延伸閱讀》「蚌邪」是誰?如今改邪歸正了嗎

劉保佑 打造制度化、數位化的聯盟體系

劉保佑於2018年接任聯盟會長後,推動一連串制度與組織重整工程,確立聯盟公司化運作與董事會制度。這項改革確立了決策結構,讓聯盟從過去依賴人治、私下協商的鬆散體系,進化為擁有治理架構、問責機制與執行力的現代組織。

建立制度基礎 強化治理能力

在劉保佑的推動下,聯盟制度日趨完備:

  • 董事會制度讓各球團擁有代表席次,決策公開透明;
  • 推動自由球員制度(FA),保障球員流動與職涯發展;
  • 裁判升降機制與技術委員會設置,強化比賽公正性;
  • 明文化各種規章,讓聯盟不再因人而異。

這些改革提高了聯盟的制度信任感,也為未來擴編與商業合作奠定基礎。

數位轉播與國際化拓展

劉保佑意識到新世代觀眾的媒體使用習慣改變,轉而積極推動數位轉播。他與Twitch、LINE TV、Eleven Sports等平台合作,提升中職比賽的影像品質與網路能見度,吸引大量年輕觀眾。

同時,中職也啟動多語言版本轉播計畫,讓海外球迷與旅外台灣人得以收看,提升聯盟的國際能見度與品牌潛力。這些動作,讓中職不再侷限於島內,而具備「亞洲棒球品牌」的初步雛形。

劉玠廷 娛樂化與球迷體驗的革命者

劉保佑的兒子劉玠廷則從球團經營面著手,於Lamigo桃猿隊時期引領「主題日行銷」、「啦啦隊文化」、「社群經營」等革新,改寫中職比賽僅止於競技的傳統思維。

主題日行銷

球隊在特定比賽日設計主題活動,融合服裝、場地布置、紀念品與比賽內容,營造沉浸式觀賽體驗。常見主題如「動漫日」、「英雄日」、「親子日」、「同志驕傲日」等,不僅吸引特定族群球迷進場,也有助於媒體曝光與品牌合作。例如 Lamigo 桃猿隊推出的「女孩日」,讓女性觀眾免費進場、贈送專屬商品,成功吸引大量年輕女性觀眾,提升球場多元氛圍。

啦啦隊文化

啦啦隊不再只是場邊表演團體,而是成為球隊品牌的重要延伸。以中職為例,近年啦啦隊如 Passion Sisters(中信兄弟)、Rakuten Girls(樂天桃猿)成為年輕族群追捧對象,擁有個別成員的粉絲、專屬社群與商品線。她們不僅提升比賽氣氛,更以KOL角色參與宣傳活動、代言、甚至跨足演藝圈,為球隊創造額外關注與商機。

社群經營

球團透過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 等社群平台與球迷互動,不僅發布球賽資訊,也進行幕後花絮、球員生活、票選互動等經營內容。透過社群經營,球隊得以全年無休保持與球迷的情感連結,同時塑造球員個人品牌與球隊形象,擴大球迷基礎、提升觀眾黏著度。例如球員生日特輯、球迷提問、迷因行銷等都是中職社群經營的代表案例。

他深知棒球要與生活、娛樂、設計、美學結合,才有機會吸引非傳統球迷。因此從場內氣氛、場外活動、視覺設計到商品行銷,他全面導入「娛樂品牌」思維,讓球場變成能引發年輕人共鳴的聚會場所。

Lamigo的經營最終吸引日本樂天集團併購桃猿隊,象徵台灣職棒經營模式成功打動國際資本市場,成為聯盟重建信心的重要象徵。

延伸閱讀》超韓趕日不是夢!中華隊2024世界12強賽奪冠三關鍵曝光

辜仲諒 中信兄弟的現代企業治理典範

2013年,中信金控接手兄弟象,辜仲諒以企業領導者的視角,將中信兄弟打造為制度完備、資源充沛的現代化職棒球團。他一方面保留兄弟象「黃潮文化」的情感資產,另一方面導入企業管理邏輯,讓球團成為長期可營運的品牌機構。

球員制度與職涯保障的先驅

中信兄弟率先實施複數年約制度,選手待遇明顯提升,並導入薪資透明化原則。球員除運動表現外,也可透過品牌合作、社群曝光獲得額外價值,形成正向循環。

同時球隊設有選手照護機制,如心理輔導、醫療保障、退役轉職規劃,讓選手安心發展職涯,也促進基層球員對職業生涯的信心。

建構基礎建設與地方連結

辜仲諒強調職業球隊應與在地連結。他以洲際棒球場為基地打造「中部棒球文化中心」,成立中信棒球學院培育未來球員,並與地方政府、學校合作推廣基層棒球。這種從球場、球員到社會參與的垂直整合模式,為台灣職棒發展創造良性範例。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變強關鍵 運動科技走入你我日常

台灣職棒文化的轉變與未來挑戰

中華職棒已不再是靠情懷苦撐的娛樂產業,透過制度化、品牌化、娛樂化三大轉型軸心,逐步建立現代化體質。觀眾結構明顯年輕化,企業投入意願提升,球員待遇改善明顯,整體棒球文化也向開放與多元靠攏。

然而未來仍面臨多重挑戰:如何深化青訓系統?如何吸引更多外國選手與教練?如何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賽事?以及如何面對媒體生態快速變化等。

真正讓中職重生的,不是奇蹟,而是改革者

劉保佑與辜仲諒,從不同方向出發,但同樣在關鍵時刻接下重責大任。他們不是球場上最耀眼的明星,但卻是讓職棒得以存續與壯大的舵手。他們以制度與品牌為骨幹,重塑中華職棒的價值基礎,也讓球迷重新相信,棒球在台灣可以不只是回憶,而是未來。

這場從低谷到高峰的轉型,不是偶然的起飛,而是一場深層的體制改革與價值重建。正因如此,中職的下一個十年,才真正值得期待。

找不到人討論賽事嗎?

➡️點擊加入尼斯體育LINE社群一起聊體育大小事!

體育賽事即時比分

即時比分是一種聯賽比分數據採集實時比分統計表現出來給用戶查看比分的網站,因為現在好多球賽都不能實時在實正播,球迷現在只要在網站打開一個頁面可以通過另類網上看球。現階段主要體驗在足球比分、棒球比分、籃球比分等大型體育運動的比分統計。

NBA 美國職籃
MLB 美國職棒
足球五大聯賽

體育名人堂